模型-视图-视图模型 (MVVM) 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软件架构模式,专门设计用于简化用户界面 (UI) 及其底层逻辑之间的关注点分离。它由 Microsoft 架构师 John Gossman 于 2005 年推出。 MVVM 的主要目标是在应用程序的 UI(视图)与业务逻辑、数据和行为(模型)之间提供清晰的分离。这是通过使用第三个组件(称为 ViewModel)来实现的,该组件充当视图和模型之间的中介。这种分离可以提高应用程序的可维护性、可测试性和可扩展性。
在 MVVM 模式中,模型表示应用程序的主域逻辑、数据库和数据结构。它负责访问和存储数据,并提供任何必要的数据验证和业务规则。该模型独立于用户界面,通常作为一组类实现,使开发人员可以专注于核心业务逻辑,而不必关心复杂的 UI。
另一方面,视图是应用程序用户界面的表示,由按钮、文本字段和图像等可视元素组成。它负责显示和操作模型中的数据。视图不应该了解底层业务逻辑,而应该只关心如何呈现 ViewModel 中的数据。通常,视图是使用声明性语言(例如 XAML、HTML 或其他标记语言)实现的。
ViewModel 充当视图和模型之间的连接,允许数据通过数据绑定在它们之间流动。它公开了视图可以访问和操作的属性和命令,本质上成为视图状态及其相应操作的结构化表示。通过这样做,它封装了应用程序的 UI 相关逻辑和行为,使其更易于管理和单元测试。
数据绑定是 MVVM 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支持视图和 ViewModel 之间的自动同步。当ViewModel中的数据发生变化时,视图会自动更新,反之亦然。这种双向数据绑定有助于消除手动干预或大量代码逻辑的需要,以保持 UI 及其底层数据同步,从而实现更高效、更简化的开发流程。
使用 MVVM 模式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它允许清楚地分离应用程序不同部分之间的关注点。这会产生更加模块化和可维护的代码库,这在大型项目或在团队中工作时尤其重要。此外,UI 与其逻辑的分离意味着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可以更轻松地并行工作,而不会互相打扰,从而进一步提高开发效率。
AppMaster是强大的no-code平台,允许客户使用其提供的可视化和直观工具创建后端、Web 和移动应用程序。通过利用 MVVM 架构,客户可以高效地创建可扩展且可维护的应用程序,同时保持 UI 和底层逻辑分离。 AppMaster使用 Go(用于后端应用程序)、Vue3 框架和 JS/TS(用于 Web 应用程序)、Kotlin 和Jetpack Compose (用于 Android)以及用于 IOS(用于移动应用程序)的SwiftUI等技术来生成应用程序。鉴于该平台的多功能性和对多种技术的支持,它成为希望在其应用程序中实现 MVVM 模式的开发人员和企业的理想解决方案。
人们已经开发了各种框架和库来帮助实现 MVVM 模式,例如 Angular、Aurelia、Knockout 等。这些工具简化了视图和 ViewModel 之间的双向数据绑定过程,同时还提供了事件处理和依赖关系管理等附加功能。
总之,模型-视图-视图模型 (MVVM) 架构模式是构建应用程序的有效方法,在 UI 及其底层逻辑之间明确分离关注点。通过利用这种模式,开发人员可以创建更易于维护、测试和扩展的应用程序。 MVVM 模式已在专业软件开发中广泛采用,并得到各种框架和库的积极支持,使其成为开发人员和组织的流行选择。